2022-07-29
汉末时期各郡县往往会有豪族大姓存在,他们或是随着历史一起湮灭,或是逐步走向兴盛。本篇就来看看汉末时期的杨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杨姓人物们,列个名单:杨奉、杨彪、杨修、杨丑、杨秋、杨宣、杨昂、杨任、杨仆、杨阜、杨豹、杨定、杨祚、杨凤、杨条、杨综、杨利、杨沛、杨训、杨俊、杨各、杨丰、杨原、杨阿若、杨弘、杨康、杨欣、杨林、杨怀、杨仪、杨虑、杨顒、杨帛、杨宗、杨恭、杨戏、杨洪、杨敏、杨玩、杨粲、杨稷、杨竺、杨穆、杨肇、杨迪。人物虽然看起来不少,却也不过沧海一粟。“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三国志·武帝纪》【杨奉,白波军出身,李傕、郭汜祸乱三辅地区时期也有他的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三国志·武帝纪》注解【杨彪,弘农杨氏尤为知名,祖上三代都是太尉,就到他这不是了。杨嚣、杨炳、杨骏、杨珧、杨济等人都是他的后辈,尤其是杨骏、杨珧、......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夏、商、周三代是“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天子、诸侯、大夫、士、奴隶等级分明。秦人以武力统一六国,结束了这种局面,可惜二世而亡。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汉实行的选官体制是察举制,具体就是朝廷官员有权力举荐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入仕做官的基本前提。由于被举荐者是举主的门生、故吏,这样逐渐形成一种依附、报恩的关系,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已经逐渐沦为变相的世袭制,不再是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其实东汉末年,天下已经成了许多累世公卿的顶级士族,他们在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六大顶级士族之弘农杨氏。弘农杨氏要论起“四世三公”的资历,弘农杨氏可比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早太多了。杨氏的先祖杨震在东汉中期邓氏外戚掌权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被誉为“关西孔子”。虽然出身寒门,凭借自己的......
岐阳杨氏宗祠位于揭西县灰寨镇向阳村委会岐阳村,建筑面积658.87平方米,建于清初中期,光绪乙酉年(十一年,1885)重修(见“衔鳣堂”石楣落款),现在的建筑风格主要是这次重修留下的。...
2020年10月1日,杨振宁先生就整整98岁了,2020年10月1日,杨振宁先生就整整98岁了。这位华裔科学家,35岁就荣获诺贝...
南坞杨氏宗祠,南坞杨氏宗祠外祠门楼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南坞村,村中有内外祠堂两座,外祠位于村口,始...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
南坞杨氏宗祠-外祠,江山南坞村地处偏远,位于浙赣交界带,周匝山岭逶迤,林木葱郁;村貌古朴天然,全无喧...
广东珠海市北山(始祖杨明)杨氏字辈:“威耀福德,杰才俊满世天”。广东韶关杨氏字辈:“红品端达玉”。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杨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官清明自安,隆廷芳百世,盛德映芝兰”。广东佛山市杨氏字辈:“文字系光大,家元世泽龙”。广东韶关市乐昌市梅花镇鉴泉村(现大塘边村)杨氏字辈:“宗浩永廷仕,文春茂世有,清任和时谟,烈盛聪明润”。广东韶关市乐昌市梅花镇大坪笔山村(始祖杨德华,祖籍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杨氏字辈:“德单宗单万,孟单奇泰成,上应定朝会,学高献帝(大)邦,元登作国相,光祖永隆昌”。广东汕尾市杨氏字辈:“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广东汕尾市(弘农堂,祖籍福建莆田市猪仔街)杨氏字辈:“庆俊标振,相仕生钦,兰桂腾芳”。广东汕尾市陆丰县碣石镇虎富村(始祖杨崇德)杨氏字辈:“崇廷旭吉文,维允尔振伦”......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是大唐帝国的第七位皇帝,他死后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又被称为唐明皇。玄宗多才多艺,善骑射,通音律,知历象之学。《旧唐书》记载:帝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在位44年,几乎每年冬十月都要来华清宫里避寒,沐浴温泉。据统计,他来...
杨玉环轶事典故 姓名由来 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4]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杨贵妃的“玉奴[1...
杨贵妃究竟是哪里人? 杨贵妃究竟是哪里人?杨贵妃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由于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世人以为杨玉环生于四川,其实她是山西蒲州永乐人。蒲州镇位于中条山下,黄河岸西,总人口4.16万人,占地12.9平方公里,唐代曾做为府地,境内有中国四大文化名楼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国宝唐朝...
杨姓是中华姓氏排位前十的大姓之一。杨姓起源大约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起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说;二是起源于西周宣王少子尚父说;三是起源于春秋晋武公之子伯侨说;四是起源于春秋晋太傅杨肸说;五是起源于少数民族后裔汉化说;六是起源于赐姓、改姓、冒姓或联宗说。杨姓郡名弘农。弘农郡,古治所弘农,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谷关城。周成王有弟名叔虞,年幼时与成王在园中射桐叶为戏。成王戏言:“射中者封之。”虞果然射中桐叶。成王说:“吾戏言耳。”虞说:“君无戏言。”成王遂封叔虞于唐地(相传为尧之故乡)。周康王六年又封虞的儿子杼食采于杨,名杨国,治所弘农。后子孙遂以国名为氏。居华容之杨氏大部分称四知堂。东汉杨震(54-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精通书文,人称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司徒、太尉等职。震任荆州刺史,调东莱太守,路过昌邑,邑令王密夜赠金十斤,震曰:“我故知人,故人岂不知我?”来人曰......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四十一世,伯侨:公元前724-前?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晋献公诡诸之弟,姬称次子。时献公晋国,大兴武力,灭国(周边诸侯小国)无数,周宣王少子尚父所建杨国(治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之灭,当在此时。周襄王(姬郑)五年(公元前647年),献公以杨国故地,请赐伯侨,晋国势强,王念其先人功勋,遂应之,敕封伯侨于杨,为杨侯。后其玄孙羊舌肸食采于杨氏,以邑为氏,又名杨肸,而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为姓,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下“杨氏”肇姓始祖杨伯桥。卒谥贤敬。配于氏,生三子,逊、近(字子恭,为邑宰驻守洪洞杨国)、述(字子宪......
新疆乌鲁木齐杨氏字辈:“宇厅玉开帮,先元正其昌,富贵送华子,福寿永远长”。哈密市杨氏字辈:“吉善延庆,朝明威正”。克拉玛依杨氏字辈:“世衍荣庆长,文中华革利”。和田县杨氏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民丰县杨氏字辈:“兴国再齐家,仁义道德常”。皮山县杨氏字辈:“正大光明显,清白家声延,仁厚增锦绣,本枝万亿传”。天山区杨氏字辈:“永传世代,正在启发,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凤纪书元,万年吉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忠心保朝,国泰民安,光宗耀祖,门楣生辉”。云南云南杨氏字辈:国,恩,家,庆。【祖籍江西】湖北湖北恩施杨氏字辈:才英廷步,元秀维齐,玉林朝选,安邦定国,万世永昌贵州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杨氏字辈:文先首应正通光昌胜秀贵州杨氏字辈:礼兴朝廷贵.....四川四川攀枝花杨氏字辈:文兴宗正久四川宜宾杨氏字辈:村玉先溏,名怀瑄启宗甲九正,朝仪秉礼【听说是湖广入川的】四川杨氏字辈:"万大永成法,世德光...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740年,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
杨复恭(公元?—894年),字子烙。原为唐懿宗时的一名宦官,福建人。为唐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从兄。他通文墨,常监诸镇兵。唐僖宗时,因参予镇压庞勋起义有功,由河南监军升为宣徽使,旋为枢密使。后因黄巢起义军克攻长安(今陕西西安),僖宗逃居兴元,杨氏代田令孜为左神策中尉。僖宗回长安,任观军容使,封魏国公。后定策立昭宗,专典禁兵,操纵朝政。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被迫致仕,后为李茂贞擒杀。...
中国台湾网(2006年08月22日) 近日,江西小伙子杨道淼为湘管会提供了道光本杨氏宗谱。其中,曾任萧山县令的杨时的生平史料为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杨时任萧山县令只有短短2年时间。北宋年间,萧山县城周围农田易旱易涝。杨时到任后,率百姓筑湖,取名“湘湖”。成湖面积有3.7万多亩,可以灌溉农田14.68万亩。据《萧山县...
说起杨升庵,可能有人不甚了解,但说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耳畔就会响起《三国演义》片头曲中的音乐歌声。五百多年前,明代鸿儒杨升庵在长江之畔挥毫写下这曲抚今追昔、大气磅礴的千古绝唱。川蜀民谚有云:“相如赋、太白诗、东坡词、升庵科第”。杨氏宗祠上书一门联:“汉代关西夫子后,明代蜀中宰相家。”上联讲的是杨升庵的祖先东汉太尉杨震。杨震从小勤奋好学,研读欧阳《尚书》,博览儒家经典,时人称“关西孔子”。杨震为官清廉,治家严谨,“四知却金”的故事为后人所知,并以“清白吏子孙”作为家训严格要求后人。他教诲子弟“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子孙常常“蔬食步行”。《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门联下联“明代蜀中宰相家”讲的是杨升庵家族。元末战乱时期,杨震后代杨世贤举家迁往湖北麻城,后又移居四川新都。其孙杨枚精研《春秋》,是杨氏书香门第的开创者。杨枚......
吉林省长春农安一带杨氏家谱:“宝恒川式太,德庆海天心,广要增房店,成才记忘春”。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同太乡杨八郎一代祖谱(原籍山东登州府戚县西游街,山东始祖杨文魁,八郎始祖杨文魁第七世孙杨伟之子杨士仁)字辈:世景德广田,枝茂盛万年吉林长春市杨氏字辈:“发显维立德,绩功尙胜先,忠心彦孝有,大计向远传......”。吉林长春市杨氏字辈:“国宝永世昌”。吉林长春市双阳区石溪乡(始祖杨宗义,祖籍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或抚宁县杨家庄)杨氏字辈:“作大明殿永,俊立润恩同,文学培世载,宏德振家荣”。吉林长春市九台市杨氏字辈:“好天修尚国,亿万肇基光,瑞蔼承宗荫,嘉庆泽世长,华贵永延广,雨润耀春芳,守志鹏云显,洪德溥育昌”。吉林长春市九台市(祖籍山东抚宁县七甲二社杨家庄)杨氏字辈:“……广福玉殿志……”。吉林长春市德惠市(祖籍山东烟台市午台,始祖杨禄)字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永庆英明,世显荣芳”。吉林长春市......
一、分布不同1,杨姓分布: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2,扬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今扬姓居民主要聚居于江西上饶,山西长治、临汾等地。二、起源不同1、扬姓起源:出自土家族姓氏;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北魏时,莫胡氏改为汉姓单姓扬。2、杨姓起源: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三、排名不同1,杨姓排名: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2,扬姓排名:扬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8万,在各姓中排第296位,占全国人口的0.01%。...
一.航拍镜头下的下营古村在距里湖镇20多公里五峰山下,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古村落下营村。下营村隶属里湖镇龙兴村,其历史可追溯300年前清康熙年间古村现遗存着大约几十座石头泥砖房。处处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古村三面环山,村右侧有源自企人石村沿山谷而下小溪流。青山如黛,溪水潺潺、古木参天、怪石嶙峋,银河飞落,空水氤氲,有如人间仙境。二.吉水湴塘杨氏古村这是800多年前,一代诗宗杨万里描绘的家乡初夏傍晚时的优美景色。这地方便是千年古村——吉水湴塘。湴塘,顾名思义是淤泥较多的池塘。据湴塘《忠节杨氏总湴谱》载:唐朝末年杨辂由陕西华阴县来江西任吉州刺史,适逢杨行密之乱,杨辂和儿子们为避乱要择新居,某日乘马来到南溪畔,马陷于淤泥之中,进退两难。杨辂和儿子们见此地前有朝元岭,后有后龙山,中有南溪水,乃风水宝地,于是择此定居。从此,千年古村便繁衍生息至今。三、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建宁县溪源乡有个千年古村---上坪......
曲塘杨氏宗祠。祠前并联三座西洋式牌楼门。中门上四柱冲天,黑柱白壁,与墙帽参差相依。顶部有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大门上方楷书阴刻“杨氏宗祠”石匾,顶部题“清白第”三字。现在只能站在外面欣赏下那高大的戏楼。1997年县保,碑立在门前;2011年省保,碑嵌进了墙体。杨氏宗祠建于1914年。占地面积3590平方米。坐西朝东。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前后三进,由大门(戏楼)、中堂、祖先堂、两侧厢房和钟彭楼组成。戏台与门楼相背而建,重檐歇山顶。中堂、祖先堂及厢房均为单檐硬山顶,覆小青瓦。各建筑之间以封火墙分隔。戏台活动区作降台处理。后天井两侧钟鼓楼做成骑楼形式,使内外空间隔而不断。湖南洞口县竹市镇曲塘村杨氏宗祠(民国,省保)杨姓在洞口县是大姓,而曲塘杨氏又是洞口杨姓的大族,曲塘杨氏的由来:就是我杨族的祠堂修建在了现洞口县竹市镇曲塘村。...
杨家祠堂位于鹿蹄涧村,距代州城东北19公里。代州不仅是杨家将出生入死的战场,也是杨家将的坟茔和故居所在地。祠堂坐北向南,门前有一对蹲坐的石狮子守护在祠堂。祠门以南,有三间楼台,名为“颂德楼”,这里是杨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阶而上,抬头即可见到祠门上悬挂的金字匾额:分别是“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堂两厢有描述杨家将战绩的连环壁画,陈列着杨家将史迹展览和相关文物。后院是祠堂的主体部分,有正殿五间,正中是杨继业夫妇的塑像,两侧是杨门八子像。此外还有许多石碑,都是历朝历代褒扬杨门忠烈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杨家祠堂位于鹿蹄涧村,距代州城东北19公里。代州不仅是杨家将出生入死的战场,也是杨家将的坟茔和故居所在地。祠堂坐北向南,门前有一对蹲坐的石狮子守护在祠堂。祠门以南,有三间楼台,名为“颂德楼”,这里是杨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阶而上,抬头即可见到祠门上悬挂的金字匾额:分别是“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堂两厢有描述杨家将战绩的连环壁画,陈列着杨家将史迹展览和相关文物。后院是祠堂的主体部分,有正殿五间,正中是杨继业夫妇的塑像,两侧是杨门八子像。此外还有许多石碑,都是历朝历代褒扬杨门忠烈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湖里杨氏祖籍河南,由集美后溪(碧溪)分衍而来,在湖里社开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早年湖里社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秋,由监生杨升、贡生蔡熊、张维寅等人捐银,从南山北麓钓鱼翁石修筑一条二百丈的石堤,董事者为杨钟怀,由此可见乾隆中期湖里已相当发达,而杨氏系社中实力望族。目前湖里杨氏近200户,约900人,而由湖里迁居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各地的杨氏族人也有近千人。重新合建的杨氏宗祠,位于湖里街南片47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平方米,二进院落,单檐硬山燕尾脊,雕梁画栋,大门两幅楹联,一曰:“地接河南竹坑衍派;脉分山北凤湖开基。”描述杨氏由祖籍河南传衍而来,在湖里(凤湖)开基的历史。一曰:“金畏四知东汉清风第一;雪深三尺闽南理学开先。”尊奉东汉名臣杨震、北宋福建理学名儒杨时为贤祖,慎终追远、古风盎然。杨氏宗祠于1992年动土重建,1993年竣工,......
Copyright 2023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